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卜宪国
9月5日,枣庄市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魁,枣庄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明,枣庄市住房建设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妍妍,枣庄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科技装备科科长倪帅,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总量办主任周围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魁主持新闻发布会并致辞。
今年以来,枣庄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五个一”发展思路为引领,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扎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枣庄篇章。
一、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以“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启动工业企业“8010”三年对标登高行动,全力以赴保运行、稳增长,持续巩固了经济“平稳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18亿元,增长6.6%,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8个、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连续10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2项指标增速(占比)居全省前10位,其中5项居全省前3位,2项全省第1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连续3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枣庄市连续6年在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二、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智能制造、器械装备2个集群被确定为省“头雁领航”支柱型雁阵集群,锂电新能源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电子产业集群入选省数字产业集群,上半年“6+3”产业实现营收1333.82亿元,其中新能源及锂电产业实现营收164亿元。企业登高聚能发力。41家企业营收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4家企业达到50亿元以上。新增“四上”企业568家、增长34.6%,净增“四上”企业518家、增长56.5%,总数达到4827家,增长49.6%。腾达科技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威智医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获批。智改数转加快实施。实施过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382个,5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加快数字化赋能,新建5G基站831个,新增上云工业企业61家,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制造、滕州机床“产业大脑”上线运营,农产品深加工(石榴)“产业大脑”入选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将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现场公开承诺、随机督查调度、定期复盘评估、推进落地见效”工作机制,全年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66个,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鲁化一体化、联泓一体化、枣庄机场、济枣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开工建设,八一热电二期有望年内通过省级核准。省市区三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截至7月底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3.4%。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77个市直部门单位78名项目专员对口帮包156个省市重点项目,解决制约项目建设困难问题300余个。为己内酰胺节能减碳配套一体化项目争取省级收储原料用煤指标25万吨,启力元锂电池、丰元锂能正极材料、潍焦粗苯加氢等项目获省级能评批复,省市重点项目累计获得授信354.16亿元,贷款109.25亿元。
四、双碳战略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成效明显。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压减进展顺利,符合时间进度要求。上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376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到46.2万千瓦。完善《“两高”项目台账》和《“两高”行业企业名录》,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53%。加力攻坚流域环境治理,9个国省控断面7个达到Ⅲ类水质,水体优良比例为77.8%。持续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修复破损山体700亩、新建省级绿色矿山7座,完成植树造林4181亩、湿地生态修复250亩,建设提升生态廊道71.2公里。
五、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印发,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为各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省级层面。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进一步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强化经济运行调控调节,出台8个方面、40条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特别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上原料用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政策进行优化调整,给枣庄市带来重大利好。市级层面。枣庄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制定印发工业、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领域实施方案,形成“1+N”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速进位、总量前移”,推动形成“镇域崛起、业兴民富”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