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李洪悦
12月12日下午,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颁布新闻发布会。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厚兴作出介绍。
《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是立足枣庄本土实际、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村落长远发展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法规,《条例》的出台为我们行业部门科学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枣庄市传统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浓厚的地域特色底蕴、鲜明的农业生产特色等优势,积极构建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制度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开展广泛宣贯,加快《条例》落地实施
一、多层面发动。加大对外宣传,积极向住建部、省住建厅汇报枣庄市传统村落立法成果,广泛宣传枣庄市优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强化对内推广,从市、区、镇、村、户五个层面着手,加强全社会对《条例》的熟悉认知程度。
二、多形式推进。在政府网站、公众号等信息化媒体上,广泛宣传、深入解读《条例》条款内容;在传统村落通过村规民约、普法教育、村委公告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条例》的宣传展示,推进《条例》进村入户,加大《条例》在全市范围内的知晓率。
三、多领域融合。积极联合财政、文化和旅游、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推进《条例》专题培训,组织部门企业、镇街村庄业务骨干,学习《条例》新要求、新规定和相关法律适用,不断扩大《条例》影响。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三级保护机制
《条例》在已有的中国传统村落、山东传统村落两个层级名录的基础上,新设立了枣庄传统村落名录,这既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枣庄市传统村落立法工作的开拓创新。在落实上,
一、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立足中国传统村落资源禀赋,积极推动枣庄市现有的14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持续推进保护发展规划有序实施,不断强化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保护措施落地落实,保障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
二、加强山东传统村落保护。对枣庄市已有的34个山东传统村落,充分挖掘村落发展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传统村落微改造、精修复,积极拓展争取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三、建立枣庄传统村落名录。贯彻《条例》相关要求,认真谋划、科学组织首批枣庄传统村落的调查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建立枣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健全调查制度,完善村落保护档案
一、开展村落普查。指导区(市)、镇级人民政府准确把握《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的内涵要求,组织人员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开展全面普查,梳理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为申报认定市级传统村落打好基础。
二、组织调查申报。会同市文化和旅游、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部门,研究确定市级传统村落申报机制,明确调查对象和申报程序,指导镇(街)完善申报材料,推进第一批枣庄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
三、建立保护档案。遵循《条例》要求,梳理国家、省、市三级传统村落名录档案,全面理清传统村落的类型、数量、分布、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
强化保护利用,推进村落活化传承
一、强化整体保护。加强村落空间、历史和价值的完整性保护,对保护范围内房屋建筑风貌实施引导管控,对村落的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强化日常巡查保护,及时发现制止破坏传统村落风貌的行为,保障村落传统风貌的延续性、协调性。
二、推进活化传承。根据传统村落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合理利用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传统产业资源,因村制宜,发展传统手工艺、研学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三、加强连片利用。鼓励支持利用传统村落原始风貌、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等景观,集中连片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进传统村落联合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民宿经济等产业,实现村落经济增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