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枣庄频道>内容详情

新闻发布||“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

2025-05-15 12:17:3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卜宪国

5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新闻发布会。枣庄市社科联副主席、三级调研员袁媛作新闻发布。枣庄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东梅,枣庄市卫健委中医药发展管理科科长吕青,枣庄市社科联学会部部长、四级调研员陈净,薛城区社科联主席任领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袁媛说,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以下简称“社科普及周”)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社科普及周重要意义

“社科普及周”是普及社科知识的大型公益性平台,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精心打造的全省性、公益性社会科学普及品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社科普及教育场所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科志愿服务队宣传阐释党的政策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传承涵育传统文化,倡导弘扬时代新风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传播先进思想,践行文明行为,以党心凝聚民心,用爱心服务群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自2004年开始,枣庄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和活动方式,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群众参与度、积极性越来越高,社科普及周已成为枣庄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社科普及惠民品牌。

本届“社科普及周”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卫健委等单位共同举办,全省科普周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新形式”为总主题,枣庄市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智慧、倡树健康新生活”为主题,采取省、市、区、镇四级联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省中医药大会和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工作部署,组织全市广大社科理论和中医药工作者,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普及活动,发挥中医药文化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同时,聚焦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科普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社科普及周活动安排

举办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及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基层宣讲、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作品展播、中医生活化科普讲座、中医药成果及药材展览、中医药专家现场义诊等公益性活动,激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围绕社科普及周主题和枣庄地域特色文化,聚焦理论政策、民生热点、人文素养等内容,采用社科普及+文艺展演、+志愿服务、+互动体验、+竞赛比赛、+节庆活动等形式,打造系列有特色、接地气、形式新的“社科普及+”活动和载体,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参与活动中提素养。

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联合市卫健委、市中医医院动员组织社科理论和中医药文化专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发挥“枣庄社科大讲堂”“社科专家走基层”“社科夜市”“中医药文化夜市”等载体作用,通过中医药知识科普宣讲、科普精品视频制作、中医药文化展演等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治病机理和养生之道,多角度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

发挥科普载体和品牌溢出效应。发挥两级社科联、卫健部门组织协调作用,聚合文旅、文联等多方资源力量,发挥好枣庄“社科夜市”“百名社科专家联百村一助力乡村振兴”“订单式”社科普及志愿服务、中医药膏方养生文化节、省级国医堂基层中医药传统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项目等品牌活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社科普及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切实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卫健、教育等部门,以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用师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推进“中医药社区行”行动。市区两级社科联、卫健部门联合组织中医专家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中医义诊、健康讲座、健康生活、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向居民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助力健康社区建设。

营造数字赋能科普浓厚氛围。依托山东数智社科云平台,枣庄社科网、社科界微信公众号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云活动”,推动“云传播”,扩大“云覆盖”。整合汇聚社科普及周、社科大讲堂、社科普及教育场所的活动信息、专题视频、专家资源,与全省社科普及周活动信息实现一网通览、社科普及成果全网推送、社科普及资源一键共享。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直播与录播相补充”方式,营造“不落幕”的社科普及氛围。

下一步,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枣庄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智慧、倡树健康新生活”为主题,守正创新、奋发有为,奋力书写枣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引导全市社科界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扬主动而为、实干而行的优良作风,为枣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记者问答

记者:“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创新?

徐东梅:社科普及周作为集中向社会各界展示枣庄市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品牌,是枣庄社会科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集中活动时间为5月10-20日,主会场设在薛城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届时将全面拉开枣庄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序幕。从今年普及周的主题、内容、形式和具体活动安排上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创新:

一是主体创新。更好地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智慧、倡树健康新生活”为主题,贯穿社科普及周始终。将广泛组织开展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基层宣讲、中医药文化数字化作品展播、中医生活化科普讲座、中医药成果及药材展览、中医药专家现场义诊等公益性活动,激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形式创新。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在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上突出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在面向全市征集活动项目的基础上,确定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理论宣讲、政策咨询、知识竞赛、健康义诊、展览展示、普法宣传、书籍发放、文艺演出、微视频线上宣讲、公益帮扶等,既符合当前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要求,也贴近干部群众需要。同时,各区(市)、各有关单位也将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结合社科普及周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三是机制创新。进一步突出统一性和自主性。在保留原有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进和创新。围绕社科普及周主题和枣庄地域文化特色,着力发挥社科联“联”的优势,加强四级联动统筹推进,聚焦理论政策、民生热点、人文素养等内容,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等形式,动员社科联、卫健、文旅、文联、社科类社团、社科普及教育场所、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等资源,广泛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同时聚焦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社科普及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庄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请介绍一下枣庄市卫健委推进枣庄市中医药文化弘扬和传承工作情况,在社科普及周期间推出哪些重点主题活动?

吕青:近年来,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枣庄市卫健委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依托各级医疗机构,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处、省级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5处、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6处,成为各级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的主阵地;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十百千”系列活动、中医药特色疗法四送四进四提升等活动,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药膳枣庄》等宣传品牌,累计运营10余个中医药文化科普类媒体账号,开通“中医药健康文化大讲堂”线上直播,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本届科普周期间,主要开展两方面活动:

积极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社科联、教育等部门,‌组织专家讲座‌。邀请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分享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应用,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用师生感兴趣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通过中药茶饮体验、中药香囊制作、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互动环节,吸引学生参与并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推进“中医药社区行”行动。联合市区两级社科联组织中医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以“生活有中医、中医生活化”为主题,开展中医义诊、健康讲座、健康生活、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将中医的理论、疗法、药材等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大众,普及实用养生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助力健康社区建设,真正将中医从诊疗室带入千家万户,让中医智慧渗透到日常生活。

记者:请介绍一下枣庄市社科联为打造“不落幕”社科普及周,开展了哪些特色活动?

陈净:近年来,枣庄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为主线,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努力探索社会科学普及新方法、新途径,推动社会科学普及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聚焦党的理论最新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开展“双月课堂”“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成风化人”“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社科专家走基层”“感恩奋进·山东改革创新故事”讲述等宣讲活动。

二是持续擦亮“订单式”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品牌。继续完善“制单”“点单”“派单”“评单”等流程,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法治进校园”“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关心下一代”“助力城乡文化社区建设”等优质社科资源直达基层志愿服务,策划推出一系列“聚焦群众需求、针对性强”的社科普及活动。

三是优化推进“助力乡村振兴  百名社科专家联百村(社区)”行动。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基层生动实践,继续支持100名社科专家深入所联系村(社区),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家教家风、移风易俗、法律问题、邻里关系、金融防诈、医养健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开展分众化、精准化理论宣讲,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化身边人等方式,助力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动力。

四是继续推进枣庄“社科夜市”。结合枣庄市卫健委“中医药文化夜市”行动,采用社科普及+文艺展演、+志愿服务、+互动体验、+竞赛比赛、+节庆活动等形式,打造系列有特色、接地气、形式新的“社科普及+”活动,在五区一市夜市向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提供理论宣讲、中医义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非遗展演等社科普及服务活动。

五是办好“联”字社科赛事活动。联合枣庄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科联所属社会组织筹办好枣庄市第二届人文艺术作品大赛。按照省社科联工作安排,积极谋划“弘扬中医药文化”“大学生记录春节”“普法在身边”“学辉煌党史、讲红色故事” 征文,“寻味中国年·代言家乡美”数字作品创意征集,“学党史、提素质、建新功”线上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充分用好《典藏山东》《齐鲁民俗印象》等数字科普产品创作和传播平台,深化与省社科联“齐鲁大讲坛”合作,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枣庄石榴文化”等系列宣讲、系列讲座,全年不间断加强基层理论宣讲产品供给和支持,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请介绍一下“山东省暨枣庄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筹备工作情况。

任领领:本次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拟于5月17日上午9:00,在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总主题,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智慧、倡树健康新生活”为分主题。在筹备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总主题和分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让更多群众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整个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力求让活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人员组织方面,积极与各单位沟通配合,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序推进;在活动安排上,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节目表演,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除了精彩的舞台表演,现场还设置了多个特色展区,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融合了中医药文化、非遗技艺、乡村文化振兴、志愿服务等多个元素,并在枣庄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胜利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沙沟镇张庄村安排了中医药文化宣讲、科普互动体验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理等各项措施,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