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孙斯琦
“城市建设既要见‘筋骨’更要见‘民心’,人大要以监督之力破堵点,以代表之智解民忧,让新城更有颜值、更具温度。”薛城区新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华洪涛在2025年工作部署会上的表态,彰显了街道人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担当。2025年以来,新城街道人大紧扣全区“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部署,聚焦城市更新、设施完善、治理提效三大领域精准发力,以扎实履职为现代化新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监督破瓶颈,城市更新加速推进
新城街道人大将重点项目监督作为履职核心,建立“班子领衔+代表跟进+清单督办”工作机制,把来泉文昌片区城市更新等1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纳入监督台账,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评估”闭环管理。针对金地花苑等老旧小区改造审批流程繁琐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3次,召开政企座谈会2场,推动街道优化“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流程,将项目前期准备时间压缩40%,确保工程如期开工。

聚焦基础设施短板,代表们化身“找茬员”,对辖区道路、管网等设施开展“拉网式”视察。在代表们的持续督办下,新建“来泉三路”等生态街巷3条,改造提升老旧街巷2条,辖区路网通达性显著提升。针对怡苑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屋顶渗漏问题,人大代表牵头对接住建、财政等部门,争取专项改造资金,目前已完成防水修缮,惠及居民520户。
代表赋能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升温
新城街道人大深化“代表进网格”机制,将辖区划分为17个代表履职网格,组织33名三级人大代表与网格居民“结对子”,通过“板凳会”“入户访”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236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47件。针对巨山花园等小区“物业响应慢、服务不规范”问题,代表参与成立“物业监督小组”,每月开展服务质量测评,提出“建立24小时报修机制”“定期公示物业费使用情况”等建议8条,推动2个小区获评“齐鲁红色物业”示范项目,并成功迎接全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现场会观摩。
创新“代表+红色合伙人”治理模式,组织代表牵头整合辖区3541个“红色合伙人”资源,开展义诊、义修、义剪等便民服务200余项。在代表们协调下,“红色合伙人”中的企业捐赠资金80万元,为榴芳郡、紫悦山等小区新增充电车棚55个、充电桩1400个,有效破解居民“充电难”问题。针对独居老人就餐难题,人大代表提出建设社区爱心食堂的建议,推动街道在花城社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处、爱心食堂3处,日均服务老人60余人次。

机制创新强保障,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出台《新城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将“迭代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等8项民生实事交由代表票决确定,构建“群众点单、代表订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全链条机制。其中总投资180万元的文体汇党群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整合了“政务服务、文化活动、学习教育”等功能,预计11月投入使用。
将代表履职与街道“信用微网”工程结合,建立“代表履职信用积分”制度,代表参与监督、服务民生的成效纳入信用评价,可兑换“信用超市”生活用品或服务,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针对“枣解决枣满意、12345热线”承办的诉求工单,组织代表参与“疑难工单会商”,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屋顶渗漏”“商铺占道经营”等疑难问题127件,群众满意率达97.87%。
如今的新城街道,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生态街巷步移景异,便民服务触手可及。下一步,新城街道人大将持续聚焦文体片区配套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任务,以更有力的监督、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让群众在城市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