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枣庄频道>内容详情

“七七事变”88周年:走进台儿庄大战战地记者馆 追溯笔尖下的烽火记忆

2025-07-06 18:13:3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卜宪国   通讯员  刘同林

7月6日,在“七七事变”88周年到来之际,台儿庄大战战地记者馆成为缅怀先烈的精神坐标。踏入馆内,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实物正无声复刻着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血色荣光——这场从3月23日持续至4月7日的战役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筑成防线,在正面战场取得首次重大胜利,不仅重创日军嚣张气焰,更以“台儿庄大捷”的威名,成为二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中国印记。

作为国内唯一以战地记者为主题的展馆,这里珍藏着特殊的“战场记录者”群像:中外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按下快门、奋笔疾书,用镜头与文字撕开战争的残酷面纱——美国记者霍尔多·汉森在通讯稿中记录中国士兵“用刺刀冲锋时眼中的火光”,中国记者范长江以笔为枪揭露日军暴行……这些被硝烟浸染的报道,曾向世界传递中国军民“宁死不退”的抗争真相,更让战地记者的笔端成为另一种抵御侵略的“武器”。

馆内,一张战地记者穿越火线的老照片尤为震撼:记者胸前挂着相机,腰间别着水壶,在断壁残垣中奔跑记录。这样的瞬间被定格为实物展区的核心——从磨损的笔记本到布满弹孔的相机,每件展品都在诉说:当枪炮轰鸣时,总有人用文字与影像守护历史的真实。正如展馆讲解员所说:“这里不仅是纪念战役的场所,更是致敬那些用生命记录真相的‘无冕战士’”

如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以“沉浸式”纪念活动延续精神火种:七七纪念日期间,馆内将举办“战地记者手稿展”“抗战影像记忆展”等系列活动,让年轻一代透过笔尖与镜头,触摸“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厚重。当参观者凝视着展厅尽头“和平来之不易”的鎏金大字时,不难理解为何这里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因为每一次缅怀,都是对“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当代践行。

从台儿庄的烽火到今日的和平阳光,战地记者馆如同一个时空坐标:它收藏着战争的伤痕,更陈列着民族的韧性。正如展馆序厅那句题词:“当枪声沉寂,文字与影像便是永恒的号角。”在“七七事变”88周年之际,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激励着后人以史为鉴,在和平年代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