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滕州市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发展形势和新时代养老服务的新特点新需求,特别是应对农村养老发展实际问题,聚焦老年人烦心事、揪心事,创造性地构建起政策引导下的养老服务市场化新模式,在高质量平衡发展征途上呵护夕阳红。
一是创新运营模式——“县办县管”。为适应新形势下养老服务需求, 让农村老年人能有一个环境好、服务能力强、位置适中的养老场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问题,滕州市在原有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配置,采取县办县管的模式,在市域东西南北大致方位选取4处基础较好的镇级敬老院升级为区域敬老院,并委托济宁康立康养、济南泉芯养老、青岛海泉养老、山东孝润养老等四家公司托管运营,积极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的新阵地。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专项补贴”。为解决镇街敬老院改造的资金困难,滕州市民政局从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中专门拿出专项资金,对按照消防、适老化、无障碍要求进行改造,并且在改造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敬老院,按照建设面积档次规模给予奖补,对托管运营好并满足要求的敬老院,按照入住的自理、半失能、失能的特困人员人数给予运营补贴,连补三年。
三是改变资金拨付方式——“一步到位”。为减少中间环节,滕州市民政局大胆创新,建立了市民政局直接对第三方的资金拨付方式。对托管敬老院的第三方机构,与民政局、镇街签订协议,按月将特困人员供养资金直接拨付到托管机构账户。
四是加强监督力度——“跟踪监管”。为确保区域敬老院能够良好运营,市民政局制定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协议》,明确了托管方、市民政局、镇街、村居委会、近亲属、特困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制定了服务标准。以政府部门监管、评估、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 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品类、更高品质的照护服务,真正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实现老年人满意、社会认可、第三方有利润的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步昭瑞)。